据艾瑞数据《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拼购类电商规模达到5000亿,而2019年达到10671亿,社交电商在约3年时间异军突起,市场规模破万亿。在一二线城市获客成本较高,人口流量红利被开发殆尽的今天,下沉市场的三四五线城市,成为电商巨头争夺的焦点。
获客成本大PK,京东、阿里、拼多多
笔者(聊电商)一直在强调,做互联网任何项目,一定要搞清楚这两个成本,把这两个做好了也就成功了,否则有一个把控不当,被竞争对手超越到被市场抛弃到失败是必然的。
第一: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前几天给专负责给某医疗机构引流的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目前他们不少科室的获取一个到诊成本较高时达到5000+,试想如此高的获客成本,肯定有高利润高“客单价”来支撑,要不早就完蛋了。
获客成本较高是目前各大电商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获取新用户不易也就意味着想要留住新用户会采取更多的优惠和福利运营来确保留存。
数据显示,目前阿里和京东的获客和留存成本分别为62.54元和63元,反观拼多多,在2018年起营销费用支出134.42亿,拿MAU(月活)4.185亿来计算,拼多多的获客留存成本仅有32.11元。
相比阿里和京东,拼多多在用户增长方面具有暂时的绝对优势,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是其APP首页的限时秒杀、一分抽大奖等拼购功能。
第二:用户的迁移成本
尽管拼多多后来居上,在用户增长日活方面超出京东,但不容置疑的的是,电商老大的宝座阿里当之无愧,而且短期内无人能够撼动。
在数字经济大趋势下,支付宝在尝试社交而效果甚微后,找到了另外一条内容和用户运营之路:生活服务。城市服务,生活缴费,医疗健康,车主服务等等,目前支付宝几乎把生活中的高频使用的生活服务全给集合到一起。在2019年Q1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份额达到53.21%(易观数据),在微信红包大战和绝对用户体量双重夹击下,支付宝用生活服务这一打法,稳固了固城池并稳步小步突围。
阿里打通旗下所有APP的用户数据,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购等等,深度一站式满足用户需求,加上新零售的加持,用户迁移成本只会居高不下,结果是不到万不得已用户不会迁移。
拼多多,用户心智标签:便宜!这一认知有着历史悠久的绝对优势,国人心理,暂时毫无破局。反观京东,目前核心优势依然是重金砸下的自建物流,自营产品,晚上十一点前下单,第二天送到,速度极致体验无对手可及。
但在阿里持续加持菜鸟和天猫直营的当下,在物流速度时效方面,阿里和京东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也意味着京东的核心优势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被追齐,届时若京东在用户层面,无更多牢固护城河布局,那么用户迁移成本会降到最低。
新用户增长遇到瓶颈,老用户迁移成本降低,体量支撑短期不明显,时间一长结果会很悲剧。
风波停不下来的刘强东
7月24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公布刘强东涉性侵案长达149页的证据PDF。性侵案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目前依然在继续,这对刘强东和京东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不尘埃落定,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对京东的品牌价值伤害将是无形的,短期不可逆转的。
拼多多上市前夕,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你在中国购物过几次,也许只要三次,你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我想现在,也许京东真的有了自己的答案,物流和供应链到底是不是零售的核心,看看拼多多就知道了。
下沉市场,用户体量巨大,相对品质对价格更加敏感,对网购有迫切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真正的高频刚需用户。
阿里发力拼购:聚划算挑大梁
在今年三月份聚划算与“天天特卖”、“淘抢购”三者进行深度资源整合,在价格和品牌方面双重赋能,从淘系价格最低变成全网价格最低。在618期间,聚划算UV同比增长超过215%,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阿里的体量你懂得。